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叫俄狄浦斯效应、预言的自我实现、自证预言

什么是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就变成了真的。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英国哲学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把这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现象,称之为“俄狄浦斯效应”。

自我实现预言的来源故事

古希腊的一个城邦。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生下了一个儿子。神谕说:这个儿子长大后是要弑父娶母的。拉伊俄斯相信了这个预言。为了避免神谕成真,他用铁钉钉住了儿子的脚踝,又差牧羊人把这个婴儿丢到荒野里去喂狼。奉命执行的牧羊人不忍心残害这个孩子,将其解救下来,并给他起名为“俄狄浦斯”(意思是肿胀的双脚)。牧羊人把俄狄浦斯送给邻国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收养。俄狄浦斯就在科林斯王宫里,作为王位继承人被抚养长大了。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也听说了“他将弑父娶母”的预言,但他误以为波吕波斯夫妇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为了避免神谕应验,他离家出走,并发誓在父母有生之年再也不会返回科林斯。流浪的俄狄浦斯就这样在无意中,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忒拜。此时的忒拜正遭受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的肆虐。

斯芬克斯要求路人猜谜: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的动物是什么?但凡路人解不开谜题,就会被她吞食。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前往神庙,寻求击退斯芬克斯的方法。途中,他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俄狄浦斯狭路相逢。互不相识的两父子发生了争执,打斗起来。俄狄浦斯在盛怒中杀死了拉伊俄斯。由此,神谕应验了一半。进城以后,俄狄浦斯猜出斯芬克斯的谜底是“人”,破解了她的谜题。斯芬克斯在羞愧中自尽。拯救了忒拜城的俄狄浦斯被城民们推举为新的国王,与王后伊俄卡斯忒(他的亲生母亲)完婚。至此,“弑父娶母”的神谕完全应验了。

后来,俄狄浦斯在先知的揭示下,终于探明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亲生儿子。“为丈夫生下丈夫,为儿子诞下儿子”的伊俄卡斯忒羞愤难当,上吊自杀。而俄狄浦斯难以承受悲剧的命运,在痛苦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这个故事的吊诡之处在于:一,假若当初拉伊俄斯不相信神谕,那么,俄狄浦斯就会在他和妻子的抚养下长大,就绝不可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二,假若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不相信神谕,那么,他就不会离开养父母身边,也就不可能回到忒拜,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正是因为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都相信了这个预言,才让这个预言一步一步成了真。这,就是“预言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预言的相关实验

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与Jacobson博士做的实验。

首先,他们给一所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告诉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将会飞跃成长。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非真的高智商,而是随机抽取。因此,他们智商不见得比其余学生还高。随后的实验结果惊人: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事实跟其余学生的智商一样)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自我实现预言的生活案例

考试的预言的自我实现

学生考试,靠前越是觉得自己会失败,考试越会出差错。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预言的自我实现。就是说考前你们给出了自己考不好的预言,想得越多,不好的预言'就越容易`实现, 。相反,如果你给出的预言是积极的,结果往往能让你满意。

工作中的预言的自我实现

领导已经预设你是一个偷懒不好好工作的人,你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觉得你不用心,但是你用心做了这件事,他把他认为你不用心的这个情绪或者说这个预设通过一种微妙的言语或者其他途径的暗示使你感知到了这种情绪,于是你原本努力上进的动力就会打折扣,因为你不努力上进的印象已经在别人的印象中挂上号了,再怎么努力上进也不会扭转这个印象,于是你自暴自弃的工作,这样,在你的领导那里,他就形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参考文献

  1. ↑ 鱼鲜支.为什么要警惕迷信?.观念的牢笼.2017-04-06
  2. ↑ 若梅. 说说“预言的自我实现”[J]. 时事:初中版, 2008(6):57-58.

相关条目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概念化技能
下一篇:假设开发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