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强化(self-managed reinforCEMent)
目录
- 1什么是自我强化
- 2幼儿行为的自我强化
- 3关于治疗抑郁症自我强化法
- 4自我强化的过程和意义
什么是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
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不可能要求人人都达到这种水平。但通过教育、指导,也可以帮助人们逐步具备这种能力。在进行教育、指导时,主要应帮助人们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让人们自己确定评价标准,使之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只要某人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能够独立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并不断取得进步,就说明他具备了自我强化能力。
幼儿行为的自我强化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这一现象,许多幼儿在活动时,会把大人推得远远的。他不需要大人在旁,也不需要鼓励、奖励,但玩得很开心。这实际上就是自我强化在起作用。
所谓自我强化,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在活动之前,自己先设立了一些行为和活动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标准”进行比较,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活动标准,就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如愉悦、自豪、满足等)来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动;达不到预定的“标准”就进行自我惩罚(如自责、对自己发火等)来促使自己继续努力或调整自己的行为。
但是,在幼儿的自我强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幼儿会因为难以达到“标准”而自暴自弃,或把责任推到外部原因上。如上述涛涛的行为,他画画时,以为是大人的走动或光线不足等原因造成对他画画干扰,导致他的画没有达到自我设立的“标准”,于是干脆不画,或者不给别人看,或者觉得羞于给别人展示。这却是一种负的自我强化,是需要避免的。
-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幼儿行为的自我强化呢?
第一,帮助幼儿设计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幼儿获得自我奖赏的主要来源是幼儿对自己行为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肯定与否,又来源于幼儿自身对活动情况的评价。幼儿只有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有赞许的评价才能有奖赏性的自我反应。所以,父母和老师给幼儿选择的活动要有利于进行奖赏性评价。这里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活动要简单易行,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在幼儿经过自己一定的努力后,能够达到他自己所创立的标准,否则只会产生负的自我强化作用。二是活动要具有创造性。机械的、重复的活动会影响幼儿较高活动标准的确立,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容易自觉地设立“标准”,“达标”时的心理体验会更加强烈,因而自我强化的作用更大。三是所从事的活动对幼儿个体要有一定的意义(即具有一定的主观心理体验)。幼儿们对他们所从事的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活动是懒得去评价的,而且对没有什么意义的活动也不会付出努力。所以,父母和老师要帮助幼儿选择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
第二,指导幼儿设立合适的行为和活动标准。如果一个幼儿所设立的行为和活动标准过高,经常超过个人的能力,结果难以达到标准,幼儿虽然成绩很大,也会产生负的自我强化作用,反之,如果标准过低,幼儿虽然易产生肯定的自我反应,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幼儿的行为和活动标准大致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绝对的行为操作标准(这是真正的最高标准);二是社会的参照标准,即伙伴们一般所达到的水平;三是个人的标准,这是幼儿受自己的能力、愿望等影响而自定的标准。这三种标准综合起来对幼儿某一特定活动标准的确立发生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标准和社会参照标准。所以,父母和老师要帮助幼儿选择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的,又不与社会参照标准有太大距离的行为和活动标准。
第三,帮助幼儿寻找行为和活动中能够获得自我奖赏的因素。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注意帮助幼儿克服评价偏差,并尽量找出“成功”的因素来,以获得积极和自我奖赏。自行要指导幼儿学会分步评价的方法。其次要指导幼儿调整评价方向。评价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立,有时是用速度来做标准的(如竞赛),有时是用质量来做标准的(如画画),有时又是用数量做标准的(如剥花生)。再次要帮助幼儿寻找评价错误的原因。如有的幼儿看到哥哥跑得快,自己跑得慢,就大哭大闹,赖在地上不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错误,而这种评价错误又来自于缺乏对条件的分析,他不知道哥哥的岁数大,力气大,想到的只是自己应该比哥哥跑得快。
自我强化与外部强化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强调自我强化,并不否定外部强化。例如,大多数活动在起始阶段,或幼儿对之比较陌生的阶段,幼儿难以进行自我强化,需要外部强化来促进。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关于治疗抑郁症自我强化法
对忧郁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有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是最重要的。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自我及时强化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在吸取东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有些人之所以患了忧郁症,主要是他们本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及时地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忧郁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
- "自我及时强化法"的具体实施如下:
- 第一、 坚持正常活动。
有的患者本来可以正常上班、可以正常做家务,却不去上班、甚至连家务都不做。这是很有害的。越这样越感到自己没用。实际上患者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有能力搞好家务。只要该干的坚持干,自己的情绪就不会日益低落。
- 第二、 定计划留有余地。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考虑明天干什么。计划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余地。这样每天都可以顺利完成计划。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实来"。
- 第三、 及时肯定自己。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这即将过去的一天的成绩和进步,不讲消极的东西。能写日记最好,把好的体验、进步、成绩记到日记上。天天都这样记日记,觉得生活会越来越有意思。
第四、不向亲友谈消极的东西,亲友也不听患者的消极的言谈。 这并不是不同情患者,主要的是亲友听患者谈消极的东西,会强化他们好谈消极的东西。
自我强化的过程和意义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行为受自我生成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行为通常在没有即时的外部强化的条件下进行。有些行为受预期结果的维持,而绝大部分则是在自我强化的控制之下。自我强化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行为操作、判断过程和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在第一个子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在第二个子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我确定的行为标准去判断自己的行为;在第三个子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赏和调节。
在自我调节过程中,重要的是自我评价标准的确定。儿童倾向于采用被示范了的评价标准,而且把标准设置在自己能达到的范围内。一般来讲,人们不愿意设立太高的标准。因为达到高标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在受社会奖励的影响下,高标准还是被广泛地采用。根据自己的能力、榜样的示范和社会的要求,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评价的关键所在。班杜拉引证一些实验研究表明,过于严格的自我评价标准会成为个人不断烦恼的原因,过高的自我评价标准会导致抑郁反应、慢性的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和没有目标。
班杜拉对自我强化和外部强化的相互作用作了具体地阐述。当自己认为是无价值的行为受到社会或物质的奖赏时,人们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行为受到惩罚时,也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外部行为结果受到严厉的惩罚时,自认为有价值的行动也会被抑制。而当有可能避开惩罚时,行动往往会表现出来。在没有或很少有外部强化的条件下,人们主要靠自我强化来支配行为。当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一致时,能给行为以最大的积极地影响。所以,为了保持个人行为与社会影响的一致性,人们选择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标准,以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