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MusicTherapy),又称为音乐疗法,还有人称其为音乐医学

目录

1.什么是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194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正式成为学科

现在对音乐治疗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对音乐治疗的理解也不同。

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BrusCIA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日本田中多闻医生对音乐治疗的定义是:把音乐作为媒体使用的医学治疗方法,主角是音乐治疗医生,根据医生的处方,音乐家、护士、临床的心理医生作为整体的一员的相互协作。

中国音乐治疗研究者张鸿懿认为:音乐治疗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殴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虽然各国对音乐治疗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都承认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为媒体来进行治疗,都肯定音乐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健康。而分歧在于:日本田中多闻医生认为音乐治疗是“医学治疗方法”,更倾向于把音乐治疗定位于医学治疗方法的一种;中国张鸿懿认为音乐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更倾向于认为音乐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Bruscia的定义则没有指明音乐治疗究竟是医学的还是心理的治疗方法,只说明音乐治疗是为了“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的原理

(一)物理学视角

从物理上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机械波(声波),是一种存在于时间里和由物理结构(空气分子的震动)形成的一种现实存在。音乐含有各种频率的声波,入耳可以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具有一定规律和变化频率的声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收缩、肠蠕动、肌肉收缩舒张、脏跳动、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促使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改善各器官的紊乱状态,从而解除疾患,促进康复。

(二)生物学视角

音乐是与语言及其他声音既相似而又大不相同的特殊信息,其要素是曲调、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无论在音乐中,还是在任何有生命的机体中都有一种张弛动静的感觉交替,而音乐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例如呼吸速度、运动速度、心率等。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生理产生不同的反应,如心率和脉搏的速度、血压、皮肤电位反应、肌肉电位和运动反应、以及脑电波等等。音乐可以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由于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的位置相邻,而音乐刺激造成大脑听觉中枢的兴奋可以有效地抑制相邻的痛觉中枢,从而明显地减少疼痛。同时音乐还可以促使血液中的内啡肽含量增加,也会有明显的减少疼痛的作用。

(三)心理学视角

长期以来,在哲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中一直存在各种理论流派,他们都试解释音乐治疗的身心效应机制。一种理论认为音乐首先影响人的情绪,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情感,然后作用于人的生理。另一种认为音乐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生理从雨影响人的心理。事实上,这两种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交互作用的。如果说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认知决定情绪”,那么音乐心理治疗则认为“情绪决定认知”。音乐治疗师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但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给被治疗者播放一些轻松美妙的音乐,让痛苦的情绪得到暂时缓解。相反,音乐治疗师会大量使用抑郁、悲伤、痛苦、愤怒和充满矛盾情感的音乐来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情绪体验,帮助他尽可能地把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师就会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支持和强化被治疗者内心的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他摆脱痛苦和困境。

音乐治疗的治疗功能

1.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功能

目前,音乐治疗最为权威的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K.BR—USCIA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所做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对创作音乐的需要和对聆听音乐的需要是人类共同的需要,这就象语言一样,是人类生理能力的突出特点。不论原始社会还是现代文明都离不开音乐的现象,因此,音乐行为作为人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人的生存本身具有某种重要意义。音乐是听觉艺术,也就是说,音乐要使人得到感知,其唯一途径只有经过耳朵、鼓膜,将声波送至大脑才会对以后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的音乐可以对不同的组织甚至器官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和脉搏的速度、血压、皮肤、肌肉和运动反应、内分泌和体内生化物质以及脑电波等等。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例如呼吸速度、运动速度节奏、心率。医学实验证明,人类的中枢神经自主脉冲频率在3O秒左右。在音乐分析中很巧合地发现,莫扎特的音乐韵律差不多刚好每3O秒达到一个高峰。因此听莫扎特的作品可以促进人体的内稳态,减少紧张焦虑,促进放松。

2.对心理的影响及治疗功能

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音乐治疗正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

“非典”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那段日子给人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人们谈“非”色变,从而引发了社会上对心理健康的深切关注。在“非典”防治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很高,属高危人群。除了繁重的工作使他们身心都很疲惫以外,当时社会上还有部分人,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有一些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的心理影响。有关部门虽然尽其所能地为这些被隔离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但由于隔离区的生活很单调,缺乏一些必要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等专业心理服务(即灾后心理干预),他们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根据心理创伤学理论,灾后心理应激症状常常在突发事件后3周至数月后才出现。如果缺乏及时有力的灾后心理干预,一些心理应激症状的问题会凸现出来。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在高天老师和刘明明老师的带领下,大胆走进了“非典”隔离区,专门为在一线抗击“非典”的隔离医护人员提供了音乐心理治疗的服务。音乐治疗参与到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国内还属首次。

音乐治疗根据心理干预不同层次的深度,可以分为支持、内省和心理分析3个不同层次。其中后两个层次的治疗方式涉及心理的层次较深,更适合做个体或人数较少的小组治疗。而支持性的治疗,虽然在心理干预的层次上较浅,但受众面广,在人数较多的集体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非典”期间的这次音乐治疗实施了以下步骤:一是用表演作为交流的契机。二是通过让医护人员参与他们所喜爱的“卡拉OK”的歌曲演唱,并结合一定的歌曲讨论,引导他们通过对歌曲的情感体验,转而促其抒发自己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的情感体验,并与他人分享,以达到情感的宣泄和相互支持的目的。三是通过音乐舞蹈活动减轻他们的紧张或对隔离区内生活单调的体验,消除负面情绪,建立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利于他们尽快地恢复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

整整1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每天都会迎来新的一线医护人员,同时又送走隔离期满后安全返家的人,帮助这些医护人员在隔离期间,尽量缓解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情绪体验.让他们能身心健康地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去。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所做出的这次尝试,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音乐有欢快的,也有伤感的,这都是全面揭示人类情感的手段之一。在倾听音乐时,人们接受或认同的乐曲,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情绪畅快淋漓地释放出来,减轻内在压力,使机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

3.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就是不得病”的结论是不完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1)身体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2)健康的心理;3)社会适应性状态。

一个健康的个体必须能够成功地与他的周围建立起正确的人际环境,而无论是心理障碍或是生理疾患的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的参与活动,这种共同的参与过程又常常会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的社会环境。音乐的本质要求参与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谐和与失败,而且这种不谐和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与者的耳朵,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与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个性表现行为,因此人们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转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人们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音乐治疗的治疗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音乐治疗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播放音乐。从音乐的选择的角度来看,要循序渐进。如引导悲伤情绪的音乐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选择音乐是一般从轻度音乐开始,逐渐过渡到中度悲伤音乐。从播放音量角度来看,音量也要逐渐增大,让来访者逐渐适应。

学习与启发原则

是指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对不懂音乐的来访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向来访者介绍有关音乐创作的背景和音乐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可以再治疗前,先尝试让来访者听一段音乐,用心体验音乐的意境。如果来访者听不懂音乐的意境,心理治疗师应作一些解释,帮助来访者理解音乐含义。

体验原则

是治疗中让来访者根据音乐所营造的氛围,用心体验自己的情绪或感受。

音乐治疗的实践关键

(一)音乐治疗师的全面培养

音乐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音乐治疗师来负责实施,根据患者病情所需进行全程指导。优秀的专业音乐治疗师必须具备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具备治疗的知识与实践治疗的经验,必须对所医治患者病情全面的了解,能针对患者实际,使用音乐治疗的不同方法,促使患者恢复健康。需要对音乐治疗师进行全面的培养,目前,我国一些高校音乐学院已经开设音乐治疗师相关专业,专门培养此类人才

(二)被治疗者的综合状态

音乐治疗中,需要注意被治疗者的综合状态。被治疗者病情的不同,对音乐的敏感度不同,对音乐的理解力与接受力不同,个人的人生经历、文化修养不同,在音乐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亦不同。在音乐治疗中,需要充分了解被治疗对象的综合状态,不仅仅是单一根据病情来开展音乐治疗,这是音乐治疗与其他方式治疗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三)音乐素材的科学选用

音乐素材的科学选用决定了音乐治疗的效果。涉及到专业音乐治疗师的音乐水准与治疗水平,音乐素材的科学选用有根据同一病情运用相对统一的音乐素材,也需针对同一病情患者不同状态选用特别的音乐素材,达到多种音乐素材的综合应用,做到科学化、体系化音乐治疗。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自发运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自19世纪开始,医学界介入音乐治疗研究,直至20世纪,音乐治疗逐渐成为了一门系统的、被研究者和公众广泛认同的学科。相关学者对其的定义越来越明晰,研究越来越深入,音乐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在我国,音乐治疗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近年来,对于因各类压力导致的忧郁、暴躁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我们采用了一系列音乐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音乐治疗正逐步被我国专业研究人员与大众所认同。对于音乐治疗的深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相关治疗实践也有待广泛展开。

音乐治疗的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常用的各种音乐治疗方法,可分为3大类:

接受式(或聆听式)音乐治疗

歌曲讨论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多用于集体治疔中。同治疗师或患者选择歌曲,在聆听后对歌词的含义进行讨论。此法的目的是;(1)引发小组成员间的语言和情感交流;(2)帮助患者识别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

音乐回忆

治疗师要求患者选择-一个或数个歌曲或乐曲在小组中播放。这些歌曲或乐曲都是在患者自己生活经历中有着特别意义的。此法的目的是引发由音乐所伴随的情感和回忆。

音乐同步

治疗师使用录制好的音乐或即兴演奏音乐来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同步,当患者与音乐产生共鸣后,逐渐地改变音乐,把患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状态向预期的方向引导以达到治疗目的。

音乐想象

患者在治疗师的诱导下进人放松状态,在特别编制的音乐背景下产生自发的自由想象。听完后,患者向治疗师报告想象的内容,医悫双方共同探讨想象内容的意义,帮助患者了解自我,体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参与式(或娱乐式)音乐治疗

常用方法包括演奏,演唱和音乐技能的学习。采用演奏、演唱法治疗的患者不需要接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或具有任何音乐技能,所以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是否好听无关紧要。同样,音乐技能的学习,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可以是以音乐为目的,也可以不以音乐为目的。如一少年因生理缺陷而严重自卑,当音乐治疗师发现其有很好的音乐天赋时,决定教授其演奏吉他。经过-年多的学习,他就成为-名出色的小吉他手,多次在校内外的演出中大获成功,成为同学们倾基的对象,从此恢复了健康。

即兴式音乐治疗

即兴演奏所用的乐器大多较为简单,不需要经过训练就可以演奏的节奏性的和旋律性的打击乐器。如各种各样的鼓、木琴、三角铁等。治疗师则多用钢琴或吉他参与演奏。

在集体的即兴演奏中,把患者先安排坐成一个圆圈,各种乐器放在圈的中间,让患者先诸一试用,然后让患者自由选择乐器。患者所选的乐器反映了其人格特征、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他准备在这次演奏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演奏常常由一名志愿者开始,其他成员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演奏,甚至不用演奏。治疗师可根据治疗目的决定参与或不参与,但多数情况下是参加的。大家随心所欲地演奏,可音响效果却迫使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速度、音量或旋律以便在整个音乐中找到和确立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即兴演奏可以是有主题的,即由治疔师或患者先定一-个主题,然后大家都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演奏;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即完全自由演奏。即兴演奏的结果可能是和谐动听的,也可能是杂乱无章的,这反映出整个治疗小组的人际关系状态。大多情况下,规律如此:和谐——杂乱——新的和谐。在最初的几次演奏中,每个成员都能克制自己的个性而表现出彬彬有礼的态度,但后来的演奏中个人的特征和个性,以及人际关系的矛盾就慢慢暴露出来,音乐开始变得杂乱无章。而这一结果是每个成员所不愿接受的,所以大家不得不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特征以适应他人,从而即兴演奏重新和谐起来。

每次合奏完都由治疗师引导患者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演奏的感觉,这样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行为表现都能得到反馈。这是一个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很好的机会和环境,每个人都在此环境中学习怎样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习如何改变自己的不适当的社会行为,而与别人和谐相处。在即兴演奏的个体治疗中。治疗目的主要是以建立起良好、使患者依赖的医患关系,以及帮助患者利用自发随意的演奏来扦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在这里治疗师即兴与患者一起演奏音乐。演奏可以是有主题的、无主题的或先无主题后有主题的。治疗师在合奏中始终起着输肋、引导、支持、启发作用。通过医患间一段时间的合奏后,患者慢馒对治疗师产生信任,治疗师也会为患者提供一个宜泄内心情感的环境,即使这种情感是不正常的或非理性的,治疗师也应予以接纳和理解。每次演奏后都要进行讨论,治疗师帮患者理清和确定在音乐中表现出的情感。治疗师在良好的医患关系确定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指导,以达到治疗目的。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先决条件
下一篇:总资产收益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