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目录
- 1伊曼努尔·康德简介
- 2伊曼努尔·康德的生平
- 3伊曼努尔·康德思想的渊源
- 4伊曼努尔·康德的批判哲学
- 5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
- 6伊曼努尔·康德语录
- 7参考文献
伊曼努尔·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伊曼努尔·康德的生平
伊曼努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进行硕士论文的答辩。1748年,24岁的康德终于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歌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异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55年任无俸讲师(PRivatdozent)在柯尼斯堡大学执教。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本体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的本性要求超越经验的界限对本体(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已超出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以达到沟通,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与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与外在目的性,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结。在政治上,同情法国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认为应重视儿童天性,养成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以1770年为界限,其思想可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伊曼努尔·康德思想的渊源
康德的思想直接发端于欧洲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唯理论偏重理性的演绎而蔑视感性经验;经验论则认为认识真理只有依赖经验归纳,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两者各自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结果都难以达到真理。康德首先接受的是唯理论思想,其中莱布尼茨对他影响较大。莱布尼茨认为,只有理知才提供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像实体、因果这种概念决不能从感性经验中获得,感觉只能提供偶然的不可靠的事例或“事实的真理”。莱布尼茨把一切真理和知识的来源与标准,归结为所谓先天理知中潜在的天赋观念和自明原则,外界对像只不过起一种“唤醒”作用而已。这一点启发了康德。但是莱布尼茨轻视经验,接受了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心理学证明。他提出的“前定和谐”理论,后来被沃尔夫庸俗化,最终形成独断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康德在提出自己的批判理论之前,基本接受的就是这一体系。
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的是休谟。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说:“我坦率的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多亏他的第一颗火星,我们才有了这个光明”。但是,休谟把经验论发展成为彻底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他认为,印象的秩序和规则是人们经验习惯和联想构成的,客观上并没有这种秩序和规则。
因此唯理论认为由理性演绎得出的普遍必然的真理,便根本不能成立。“原因与结果的发现,是不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根据两件事物经常联系在一起,例如火与热、重量与固体,我们仅仅由于习惯就会由这一件事的出现而期待那一件事”。由此可见,一切从经验而来的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运用理性的结果。从而除数学知识外都只是或然的推论,不能保证有任何普遍必然的有效可靠性。没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它们都是人们主观的经验习惯。作为经验论者,尽管休谟否定了上帝、宗教奇迹和精神实体的存在,但也同样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必然性。
至此,康德看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各自弊端,试图通过回答“先天综合。断何以可能”这一关于形而上学存在与否的前提和基础的问题,将唯理论与经验论糅合在一起,以完成哲学史上“哥白尼的倒转”,建立真正的先验哲学。
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总是从现实出发,发现问题。构造理论的。他们的宿命是“关注现实,心怀人类”。叔本华曾说,真正的哲学家不是从哲学体系的疑问出发而是因现实问题的促使而开始思考问题的。康德生活在科学与民主浪潮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前夕,现实对他的影响是通过牛顿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卢梭的自由民主思想实现的。
牛顿的科学体系向人们展示,科学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并且其真理性不断被证实。从早年起,康德便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倡导者,伽利略和牛顿的研究者、信奉者,积极参加自然科学的活动。康德发现,从伽利略到牛顿的近代自然科学方法,既不同于唯理论的几何式的演绎,也不同于经验派的描述和归纳;既不是专重感官,也不是只凭理性,而是实验加数学,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实验是理性指导下的经验,数学也不是与感性无关的理性。
如果说牛顿对康德的影响还局限在认识论意义上的话,那么卢梭的著作让他开始关注人性。康德曾说:“牛顿第一个把十分简单明了的秩序和规则性带入了人们以前只看到混乱和无联系的杂多现象的外部自然界里,卢梭则在人的五光十色的表现里发现了深藏着的人的本性”。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比理智更重要,它是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所在,“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自己的责任。......这样一种弃权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就是取消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卢梭指出,人的这种自由本质,是人性的产物,只有通过人性的揭示来考察。而在卢梭看来,如果人的本质问题得不到解决,关于人的科学也就无从谈起。卢梭的这些观点给了康德以极大的影响和启发。康德曾说道:“我本性是一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的要前进,有所发明才快乐。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臆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认为我自己还不如寻常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康德才从人的自由本质出发着手建立他的关于人的科学体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人的自由本质本身提供一种哲学认识论上的依据,“是康德达其哲学最终目的过程中的一个迂回或斜枝”(张汝伦先生语)。
伊曼努尔·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称自己的哲学为“批判哲学”,又称为“批判的唯心主义”,它的批判哲学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大概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期,康德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在其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总体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检查了西方哲学长期发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问题,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康德的哲学思想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康德在他们的启发下,形成了后来批判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学,休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休谟提出了习惯联想说的因果论,认为因果联系的观念只能在“思想的习惯联系”的感觉中去寻找。这样,休谟就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断言人们的因果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因果联系,而是来自对心中的一种联系的感觉。
康德认为,休谟把因果原理归于习惯性的联想,仅仅表示主观联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学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这样不仅会断送形而上学,甚至可能断送科学。于是,康德决定走一条与他不同的道路。他把形而上学和科学分别划在超验领域和经验领域,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康德发现因果关系概念不是唯一的,提出了范畴学说,回答了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为在自然科学之后讨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奠定了基础康德接受了休谟提出的问题,然而,他不同意休谟的结论,坚决地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不仅从独断论中拯救了形而上学,并自认为拯救了经验科学。
康德批判哲学所要极力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因果必然联系普遍统治着整个自然界,应该怎样解释人的自由,也即探讨人的自由原因对实践行为的决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
当启蒙主义者鼓吹文明、科学和进步之时,卢梭则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深刻反思。卢梭对自由原则的热情歌颂,使康德挣脱旧形而上学的束缚,用理性来解决道德问题,即解决人的自由问题。卢梭对康德的影响就主要表现在“自由”原则的提出上。通过“自由”概念,康德得以证明一种建立在不同因果关系上的二律背反,即必然是现象的经验界的必然,自由是自在之物的超验界的自由。这样,康德在自然科学之后,在超验范围得出了形而上学命题可以是真的这个重要成果,从而在哲学上得出“与经验相反但也真实”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于康德把旧形而上学改造成新形而上学。是一个关键。由此可见。卢梭对康德影响的巨大
(二)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康德批判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康德把在认识论领域的理性称之为“理论理性”,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属于知识论的范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要解决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以及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指出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康德说:“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觉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感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一个环节。“感性”是一种借助于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二个环节。“知性”是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使之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理性”是康德认识论的最后一个环节。“理性”指人先天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能力,即要求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能力。认识三阶段理论,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认为经验的直观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是可思而不可知的宇宙本体,可以通过知觉把握。人与自然最重要的的关系就是理性通过知性为自然立法,在此过程中,理性是位“外来”立法者,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它所先天具有的直观认识范畴及其引申出的认识规则构成知识的基础或根据
2.康德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以解决自由意志,道德行为如何可能的问题,以确定人的意志、道德、信仰等实践理性。这里理性的实践能力向人的意志颁发先天法则,即理性为道德立法
康德首先把道德和幸福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一个好的道德动机即所谓“善良意志”,决不能掺杂丝毫的情感上的好恶,否则就是不道德的。他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地存在着某种永恒不变、到处适用的道德规律,即:“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作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康德把这种道德规律叫做理性的“绝对命令”,而理性的“绝对命令”实际上是得不到完全执行的。在他看来,“绝对命令”却仍然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而道德规律的存在必须以“自由”为前提,因此,为了维护道德,必须假设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康德在宣扬道德和幸福对:。的同时,又力图使二者协调起来,并把这种协调推到彼岸世界。这个思想集中表现在“至善”上。然而,“至善”这个概念必然地包含一个二律背反。于是,康德便把“至善”的实现推到彼岸世界。康德认为,把道德和幸福这两种根本对立的东西协调起来,光靠人力是办不到的,只有假设一个超自然的最高的存在者——上帝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于是,在认识论领域内被大力杀死的上帝,在道德实践领域又被双手请了回来。
3.康德批判哲学的美学观点
康德把认识和实践、知性和理性、必然和自由绝对对立起来。从而导致理想和现实、“自在之物”和“现象”的分裂。康德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考察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沟通和联系,回答自然的必然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统一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康德坚信自由意志是人的存在的终极本体。自由意志无法通过认识来把握,而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处于认识与实践这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中。但是,人必须是完整的,人的存在有着相互联系、互动互补的不同领域、不同方式。所以,一定有着使人类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经验世界与本体世界发生联系的主体能力。康德把这种主体能力界定为判断力。判断力能在特殊与普遍之中达成现象与本体、认识与实践的通联。康德将美与美感的争论替换为判断力的思考,人正是具有了这种判断力,才具有了超越的本质,才能体现出自由。由此,美学在康德那里也第一次具有了独立的地位。
康德的美学涉及到美的形式和内容,即是所谓的纯粹美和依存美。康德从四个方面对纯粹美作出分析,认为审美判断就其特质说,它和认识、道德以及利益无关,只是对象的形式给主体带来的某种自由的愉快感:就量的方面说。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审美判断是所谓没有目的的合目的行的判断
(三)康德批判哲学的意义
康德以其理性批判深入到了哲学的基础和前提之中。康德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使哲学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维度,他要求我们在以理性进行哲学思考乃至建立哲学体系之前,先将理性本身考察清楚,以免陷入独断论的困境。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对理性的批判,我们就不可能保证任何理论的有效性。康德在他的哲学思考中始终贯彻了这种批判精神。他从不回避、讳言或者掩盖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康德提出的道德王国是一个以人的意志自由为对象的广阔领域,其中把信仰自南与科学认识加以分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它为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的科学活动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哲学根据:也为早期科学家既虔诚地信仰上帝,又将上帝排除在科学认识活动之外,科学与信仰互不干涉、相安无事这一现象提供了合理的哲学解释
尽管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存在着种种局限,但是他那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使我们赞叹不已。不仅如此,康德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批判为理性的诸功能“划界”,他以限制科学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以此来解决人类理性如何在严格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其自由的问题。今天,。当我们为科技社会的异化问题所困扰的时候,康德限制科学知识,以道德理想为人类文明确立某种绝对的价值方向的哲学精神无疑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
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著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 《WasistAufkl rung》(1783)
- 《纯粹理性批判》(1781)
-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修订版)》(1787)
- 《永久和平论》(1795)
- 《关于教育学》(1803)
-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1755)
- 《论活力的正确评价》
- 《实践理性批判》(1788)
- 《判断力批判》(1790)
-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3)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
伊曼努尔·康德语录
-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 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 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 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 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 一个人没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 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 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参考文献
- ↑ 石永泽.浅析康德哲学的理性概念——兼谈康德哲学的思想渊源[J].兰州学刊,2003(5)
- ↑ 张锦华.浅谈康德的批判哲学[J].大观周刊,2012(3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