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虎(Tiger Cub Economies)
什么是亚洲四小虎
亚洲四小虎是指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四国,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1990年代都像19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一样突飞猛进,因而得名。可惜的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这四小虎未能像四小龙一样打稳经济基础,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欠下国际货币基金会大笔债务;马来西亚则实施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并在种族问题方面有不平等政策,遂开始固步自封;而在印度尼西亚,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也间接引发了当地的排华事件。随后几年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虽然进步显著,但与四小龙相比,亚洲四小虎还有很多很严峻的社会、宗教和基础建设的问题必须解决。
亚洲四小虎的经济概况
泰国经济概况
泰国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
历史上泰国是农业国,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打开泰国市场后,对大米、橡胶、锡和其他原料的需求刺激了泰国经济发展,但经济格局单一,基础落后。二战前,除小规模和低技术水平的碾米、锯木和采矿业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二战后,美国开始对泰国投资,泰国工业得到发展。20世纪50年代,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力图以工业化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并取得成效。1959年设立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1972年更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B),开始制订全国经济发展计划。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引进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中轻型工业,寻求适合泰国的工业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增长,为亚洲“四小虎”之一。进入90年代,政府加强农业基础投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1996年人均GDP达3035美元,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1998年经济下降10.8%。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进入21世纪,泰政府将恢复和振兴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出口,并全面实施“三年缓偿债务”、“农村发展基金”、“一乡一产品”及“30铢治百病”等扶助农民计划,经济持续好转。2003年7月,提前两年还清金融危机期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借贷的172亿美元贷款。
2006年10月开始实施的泰国第十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制定了发展“绿色与幸福社会”的目标,以泰国国王倡导的“适度经济”为指导原则,在全国创建和谐及持续增长的环境,提高泰国抵御风险能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的泰国经济影响颇深,加之国内政局动荡,使泰国经济出现近年来最大幅度衰退,2009年泰国GDP下降2.3%。2010年,泰国经济全面复苏,尽管经历了政局问题和自然灾害等负面因素影响,但仍实现7.8%的高增长。
2011年前三季度泰国经济仍然保持了3.1%的增长,第四季度受特大洪灾影响,工业、农业、旅游业均受冲击,当季GDP负增长9%,拖累全年经济增速减至0.1%。据世界银行估算,洪灾造成泰国经济损失达1.4万亿泰铢(约合467亿美元)。
泰国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第十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该规划继续贯彻泰国国王倡导的“适度经济”原则,力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高泰国民众及经济对内外部因素变化所造成风险的抵抗能力。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以农业经济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马经济下滑。在政府采取鼓励私人投资和吸引外资等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之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年均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1991年,时任总理马哈蒂尔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1995年,又提出“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和“生物谷”计划,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生物科技。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马货币马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幅度曾达46%,股市综合指数下挫过半。1998年,马经济出现13年来首次负增长(-7.5%),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1998年9月,马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出台多项资金、货币管制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对短期外资进行监管,将马币和美元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3.8马币,禁止岸外马币交易等。此后,马金融形势渐趋稳定,股指逐步回升。1999年2月,马政府以征收撤资税取代对短期外资的管制,外资开始回流。马经济开始复苏,全年经济增长5.4%。2000年,马经济在1999年复苏基础上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数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经济增长率达8.5%。
21世纪初的几年内,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马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巴达维总理上任后,将重点转向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带动乡村发展;积极推动消费和投资,把私营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鼓励发展旅游和教育产业,推动经济多元化。上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GDP增长率为5.9%,2007年为6.3%。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马金融体系没有造成太大的直接影响,但其实体经济受到国际需求萎缩影响较大。2008年10月开始,马出口出现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为减缓金融危机的冲击,马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救市”措施:拨款50亿马币扶持股市;推出总额达670亿马币(约190亿美元)的两套经济刺激计划;马央行三次下调基准利率至2.0%;对居民存款实施全额担保等。这些举措增强了市场信心,阻止了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2008年马GDP仍增长4.6%。
2009年4月,纳吉布总理上任后,除继续实行经济刺激方案外,还着手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和金融业。先后撤销27个服务业领域的外资股权限制等,以放宽外资准入,改善投资环境。
2010年6月,马政府公布第十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将私营经济和以创新为主导的行业作为引领国家经济腾飞的主动力,并逐步改革被认为偏高的国内补贴制度,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第十个五年计划共拨出2300亿马币用于发展支出,其中55%用于发展经济。2010年下半年,纳吉布总理又提出经济转型计划(EconomicTransformation PRogramme,ETP),推出包括批发零售、旅游、商业服务、电子电器、教育、医疗保健等在内的12个国家关键经济领域(NKEAs)的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推出总值1380亿美元和670亿马币的共150项“切入点计划”(Entry Points Projects,EPP),预计到2020年将创造33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发达经济体疲弱不振,日本地震、海啸和泰国洪灾等自然灾害使亚洲制造业供应链被打乱,马来西亚经济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尽管如此,随着马经济转型计划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私人及外来投资大幅增长,国内需求强劲,马来西亚经济整体表现良好。2011年,马来西亚GDP实现5.1%的增长,高于其他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如泰国、墨西哥和俄罗斯)。
2012年,由于主要市场需求减少,马来西亚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主要靠强劲的内需以及投资拉动。在私人领域稳定支撑下,国内消费和投资持续扩张,不断推动经济增长,而外围经济的逐步稳定也有助于未来经济的增长。2012年,马来西亚GDP(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7094亿马币,经济增长5.6%;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9508美元增长至9974美元,增幅5%;对外贸易额为13096亿马币。
印度尼西亚经济概况
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从油气资源到煤、镍、锡、铅、铜、金、银、铬、铝土矿、硫和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到森林资源、渔业资源,再到棕榈、橡胶等农业资源,潜力均很大,优势突出。据印尼官方统计,印尼石油储量97亿桶(13.1亿吨),天然气储量4.8-5.1万亿立方米。由于许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度尼西亚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或达90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193亿吨。据美国能源署统计,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大煤炭储藏国。2011年油气、煤炭和其他矿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达30%。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活动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大约40%的地热能源集中在此,而利用地热发电目前只有110万千瓦时,占全国地热潜能的4.2%,未来的开发潜力很大。
2012年印度尼西亚的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农业占14.4%,第二产业工业占47.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38.6%。农业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重要产业,其产值曾占GDP一半以上,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比重逐年降低。1991年印度尼西亚工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农业,目前工业已成为对经济贡献最大的产业。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工业部门为采矿业和制造业。矿产能源收入是印度尼西亚国民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印度尼西亚矿能部公布数据,2011年印度尼西亚从矿产与能源领域得到的国家收入高达352兆盾,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29.4%。制造业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表示,2012年印度尼西亚制造业总体同比增长达到6.2%,加工出口已突破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无论是出口总额还是增长率都创新高。近年来,受旅游业发展的推动,服务业增长很快,其产值占GDP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旅游业是印度尼西亚非油气领域中第二大创汇行业,不仅接待外国游客770万人次,而且为2011年国家收支预算案提供80万亿印度尼西亚盾(约合87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中国游客近47万人次。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最大的经济体,经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0年发展,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系统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消费、投资和出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贫困人口和失业率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保持在4~6%左右,抵抗外部金融和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尽管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恶化,但得益于政府各项应对措施和侧重内需的经济结构,印度尼西亚在2009年保持了4.6%的经济增长,并在2010年回升至6.2%,虽低于危机前增速,但仍属于全球经济体中表现较好的国家之一。
2011年印度尼西亚全年经济增长6.5%,成为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消费和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的贡献度达到54.6%。从地域看,爪哇岛仍是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占GDP总量的50%以上,同时随着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和煤炭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主产地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有所提高,上述三岛合计占印度尼西亚经济总量的90%。
进入2012年后,印度尼西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公布,受益于投资增长和强劲的家庭消费,印度尼西亚2012年全年GDP增长6.2%,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其出口业,2012年的经济增速低于政府预计的6.5%。
印度尼西亚政府自199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内。但在2005~2006年间和2008年,由于原油和食品价格拉升,通货膨胀经历了两次高涨期。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下降,印度尼西亚年度通货膨胀率降至4.8%,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国际石油价格回升,国内外需求增强,加之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大量资本流入,印度尼西亚通货膨胀率有所上涨,全年通货膨胀率升至5.1%。2011年全年通货膨胀率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年初通货膨胀率为7.0%,全年通货膨胀率为5.4%。2012年,印度尼西亚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压力趋缓,全年的通货膨胀率降低至4.3%。2013年,印度尼西亚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一季度通货膨胀率为5.2%,二季度估计值为5.6%。受印度尼西亚政府上调燃油价格影响,预计2013年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会持续走高。
菲律宾经济概况
菲律宾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同时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982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此后受西方经济衰退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明显放缓。90年代初,菲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措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冲击不大,但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近几年来菲将发展经济、消除货困作为施政核心,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农业是菲律宾的主要经济部门。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占农产品产值的53%和47%,其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45.1%。菲律宾农业潜力较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资金匮乏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粮食基本自给。菲律宾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椰子和甘蔗。其中,椰子的产量约占世界一半。菲律宾渔业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
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菲律宾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上世纪五六十代获得较快发展。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其中制造业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1%。工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15.7%。但是,直至1990年,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略低于农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左右,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47.5%。近几年,服务业产值逐年增长。农林渔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37%。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旅游收入不断攀升,并创造380万个就业机会。
菲律宾矿藏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37.16亿吨、金1.36亿吨,镍1.27亿吨。地热资源丰富,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森林面积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
菲律宾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菲律宾交通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铁路不发达,集中在吕宋岛。航空运输主要由国家航空公司经营,全国各主要岛屿间都有航班。
相关条目
- 亚洲四小龙
参考文献
- ↑ 泰国经济简况(21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13年2月20日
- ↑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13年3月21日
- ↑ 第一章 印度尼西亚国情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 菲律宾经济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