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什么是咸水灌溉[1]
- 2咸水灌溉的应用基础[2]
- 3咸水灌溉的注意事项[3]
- 4推广咸水灌溉的措施[2]
- 5咸水灌溉的展望[4]
- 6参考文献
什么是咸水灌溉[1]
咸水灌溉是指以矿化度为2~5g/L的水为水源的灌溉。
咸水灌溉的应用基础[2]
国内外利用咸水进行农田灌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所谓咸水 即矿化度大于2 0g/L的水 按照矿化度大小可分为微咸水(2 0~3 Og/L)、半咸水(3 0~5 Og/L)、咸水(5 0~10 Og/L).盐水(10 0~50 Og/L)和卤水(大于50 Og/L)。
在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 采取增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减少土壤蒸发量等农业措施,可长期利用微咸水灌溉一般作物。尤其是在春早期间 可大量利用 试验证明土壤经过雨季淋洗,不会积盐。在干旱少雨地区 可数年后冲洗1次。在地下水位较深、有排水条件、透水性强的壤土地 半咸水可直接灌溉棉花.苜蓿、麦类等一般耐盐作物,也可灌溉水稻。应在作物生长期适时灌水压盐,每年冲洗1次。
在地下水位深、排水良好.脱盐容易的砂质地,可采用咸、淡水混合或交替灌溉的方法,灌溉耐盐较强的作物和牧草 并增大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如能实行草田轮作或引洪压盐等农业措施,效果会更好。盐水和卤水,一般不适用于直接灌溉农田。
咸水灌溉的注意事项[3]
咸水罐溉后,土壤盐分处于逐年积累状态时,应停止咸水灌溉,必要时用淡水洗盐。咸水灌溉前要进行化验,了解其含盐量,以便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沙土采用矿化度高的咸水,重黏土采用微咸水灌溉。
推广咸水灌溉的措施[2]
开发利用咸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匮乏的矛盾 但开发不当.利用不妥、管理不善时,常常会带来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并可能影响农业环境和生态系统。因此,推广咸水灌溉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1.合理评价咸水资源
世界各地能够用于灌溉的咸水盐度范围存在着明显差异,咸水是否适宜于灌溉,不仅取决于咸水中盐分的含量,还与自然和生产条件相关。在实际开发利用咸水灌溉时,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系统评价咸水灌溉水质,因地、因水而宜,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咸水灌溉标准。
2.研究土壤盐分调控方法
从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来看 在咸水灌溉中应重视土壤盐分的调控和平衡规律,加强灌溉制度和灌溉方法的研究 提出具有地区特点的土壤盐分调控方法 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要重视耐盐作物的培育工作 加强耐盐植物种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大力发展滴灌和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可增高地温 高效节水并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灌溉方式,是适合咸水灌溉的好方法。滴灌有淋洗作用,盐分向湿润锋附近积累,在滴头下面的土壤含盐量比较小 有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土壤水分含量分布与盐分分布正好相反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膜下滴灌 不仅可以减少棵问蒸发 抑制地下水盐分的上移,还可以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
4.注重土壤普查和改良
土壤的肥力、质地和理化性状对咸水灌溉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并不是所有土壤都适于咸水灌溉。在拟发展咸水灌溉的地区应注重土壤普查工作 以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另外 在咸水灌溉区应加强土壤改良工作。通过增施钙离子,改善土壤结构性能 增加土壤渗透性和通气性 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通过种植油葵、苜蓿、油菜等耐盐性作物或进行轮作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种植水稻也是改良盐碱的一项重要措施。
咸水灌溉的展望[4]
咸水灌溉对土壤的结构和人渗能力有影响,小定额、小流量易于积盐,大定额、高频率灌水易于洗盐;盐分离子在土壤中的分布与离子电荷有关,不宜于使用大于6G/L的咸水进行大田灌溉,各种植物及植物的各组织对于盐分的适应能力不同,咸水灌溉要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对于咸水或者微咸水灌溉利用所进行的研究已相当多,许多的研究成果对于实际的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理论方面的研究,区域性和针对性太强,在广泛适用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土壤的研究多数只考虑1到2个因素,如水和盐,水和温度,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研究很少;作物研究多侧重于增产,而对于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重建的研究较少;
(3)针对作物宏观上的研究多,微观生理结构变化上的研究较少。今后应该侧重于更微观、更基础、更通用的,作物增产与生态保护并举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56-2005
- ↑ 2.02.1 阮明艳.咸水灌溉在农业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06(11)
- ↑ 杨少俊,李大鹏.农田灌溉如何使用劣质水[J].农村新技术,2011(1)
- ↑ 张伟.咸水灌溉研究进展[J].水利电力科技,201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