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LiteraryPsychology)
目录
1.什么是文艺心理学2.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什么是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
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根据当代心理学者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典籍《乐记》中就已经有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关系的分析。南梁时期,我国的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已经有了文艺心理学的思想,后来的文学家陆机所撰的《文赋》中也有许多文艺心理学思想。但是,当代文艺心理学的起源却并不是中国古代近代的文艺理论,她来自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近现代的美学。因为20世纪的中国美学是在西方美学直接影响下起步和形成的,而20世纪的西方美学又是在哲学和心理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克罗齐的直觉美学和里普斯的“移情”说、布洛“心理距离”说、佛洛伊德的升华学说等为代表的近代心理学美学,使美学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心理学色彩。
20世纪中国的文艺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发展和美学的发展始终是交错重叠的。美学的发展史可以折射文艺心理学发展史,反过来说文艺心理学史也是美学史,因为文艺心理学始终只是美学的一个部分。因为西方美学思想最初都极重视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有的就是专门研究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所以中国美学思想20世纪初直至20、30年代的美学研究自然把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作为重点。一些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学著作,甚至把审美主体或审美心理研究作为建构自己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如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和陈望道的《美学概论》,几乎都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作为主要的理论出发点的。而吕成的《美学概论》和《美学浅说》不仅分别介绍了里普斯的‘移情’说和莫伊曼的‘美的态度’说,而且也是以研究美感经验为核心的。”这也是后来学者把文艺心理学称为审美心理学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已经形成。《文艺心理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专著,而且也代表了当时我国文艺心理研究的最高水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美感经验分析为核心的心理学美学体系。与此同时,他还在国外出版了《悲剧心理学》,填补了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与朱光潜同时代的宗白华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的一些美学论文中,涉及了审美心理或美感的许多重要问题,扩大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促进了中国美学理论结构和观念的变化,但并没有促成文艺心理学或者审美心理学的独立和研究对象和领域的形成。这当然与研究者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偏颇是有密切关系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兴起“文学热”、“哲学热”、“心理学热”和“美学热”,其中在美学介绍和研究热潮中,对审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研究再一次成为美学研究的重点,成为这一时期美学研究的一大特色,陆续出版了一批自成体系、影响较大的文艺心理学或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论稿》、鲁枢元的《创作心理研究》、滕守尧的《审美心理描述》、彭立勋的《美感心理研究》、《审美经验论》、陆一帆的《文艺心理学》、劳承万的《审美中介论》、钱谷融、鲁枢元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潘智彪的《喜剧心理学》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出版了童庆炳的《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胡山林的《文艺欣赏心理学》、周宪的《走向创造的世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邱明正的《审美心理学》、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周冠生主编的《新编文艺心理学》等一批有创新的文艺心理学或审美心理学专著。20世纪后20年出版的这些文艺心理研究著作既推动了美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文艺心理学的逐步独立和发展,但是也给21世纪文艺心理学的的学科建设留下许多问题,主要是学科名称、研究对象、学科体系问题,当然也包括研究方法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