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效应(WertherEffect)
目录
什么是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现象——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传染性。尤其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共同存在某一种情绪(通常是负面的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就会倾向于模仿。
维特效应的研究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启蒙意义。对于维特的精神和性格,读者都会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个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
菲利普斯研究兴趣之一就是追踪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代所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维特效应”。他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紧接著自杀率就会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後,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这里面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
菲利普斯是通过对1947年到1968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得到“
维特效应的社会起因分析
“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像情绪上的“流感”。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可以说,如果每一起自杀都要报道的话,恐怕整张报纸都装不完。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人自杀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当然跟中国社会转型期急剧变化,人们承受的精神和物质压力越来越大有直接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于媒体。但是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的,媒体的自杀新闻与自杀行为的增加确实有不可回避的关联。仅仅出于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考虑,媒体也应该主动进行反思并警醒。
社会可以关注自杀现象,但不应炒作自杀个案,或者把自杀“娱乐化”处理,而应该在报道中采访一些专家学者等,突出心理危机干预,从而启发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易发人群
打工族易发
员工“连环自杀”曾经发生在多家公司,类似事件也发生在外国企业。2009年,欧洲第三大手机运营商——法国电信集团员工自杀,18个月23人自杀。该公司“大幅裁员、转岗和重组”有着直接关系,法国电信不停地要求员工加快工作进度,严重影响了员工情绪。
自杀是“心理传染病”。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时,其他有着类似境遇的人很可能效仿,称之为“维特效应”。也有观点认为,“维特效应”是导致自杀者选择自杀作为解决问题方式的原因,遇到的“问题”,才是导致自杀事件的根源。
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表现:工酬不合理造成的压力;管理模式落后、不科学的束缚压抑员工热情的压力;组织恶劣导致的与同事和上下级关系恶化、部门关系冲突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工作过于繁忙无暇兼顾家庭产生的压力;因结构和岗位调整而产生的对职业发展前景压力;因各种现场安全事故和隐患形成的安全压力等等。这些职业压力影响着人们在职场中的心理与行为。
法国社会学“鼻祖”涂尔干在《自杀论》中的说法,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就越容易自杀。
心理健康预警
与国外不同,我国发生的几起连续自杀事件,全部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打工者,其中绝大部分为生产一线的农民工。据统计,我国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中,“新生代”占到60%,大约有1亿人。很多80后、90后农民工自认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许多人跟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习惯都市生活,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第一代农民工是单纯地追求工资收入,更愿意“落叶归根”的话,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则更注重自身的权益和个体感受,融入城市冲动更强,“打工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寻找个人发展的更好机会”。户籍、医疗、住房、社保的差异,使新生代农民工明白自己并不是“城市人”。虽有梦想、很自信、更独立,且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其工作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新生代农民经历着更加显著的城乡分裂,更多的收入不平等,以及更深刻的社会排斥。他们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忍受的歧视与落差侵蚀着他们的心灵。
“无人沟通、压力过大、需要伴侣、对未来恐慌。”不排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阅历浅、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但更主要的是,密集型工作、劳动强度大,进一步增加挫折感和孤独感。同时,企业的程式化管理,缺乏人情味和心灵关怀使这些年轻人人际交往途经匮乏,导致抑郁心理无处排解。
一位心理学家表示,在工作中,当企业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甚至造成如缺勤、离职、事故增多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疾病。“在心理问题严重者看来,除了自杀,他们似乎找不出别的‘解决办法’”。
连续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让人们意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正在拉响警报。
维特效应的积极应对
“维特效应”生动的展示了,人在多数时候并不是依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和深思熟虑的计划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还会依靠本能、习惯、传统、宗教和对前辈的模仿来行事;当他们面临困境,而这些常规指导源都无法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时,便会陷入极度的不安与无助,此时,若身边处境类似的人选择了自杀,他们很可能接受这个简单而容易的答案。甚至在自杀方式上,他们也懒得去考虑,而简单的模仿了事。
一个人选择自杀的目的,不仅是结束自己生命,通常,这是他展示给社会的一个姿态,是对身边人的一次喊话,要以最强烈的声音发出最后一条信息:我为你可付出这样的代价;瞧你把我逼到了这里;瞧你把一切都毁了;我很歉疚;我是无辜的;我已拼尽全力了;我并不如你想的那么无耻,等等。这些信息,原本或许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但许多人从来没有学会,当他们看到别人用自杀来喊出同样淤积于胸的那句话,并且看上去都被听懂了时,他们认为自己终于学到了。
面对维特效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连环效仿事件”发生后,许多人会把矛头指向社会体制、企业管理的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岂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压力的增大等必然容易导致各种消极情绪的产生,当我们无力短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能做的就是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掌握一些情绪调节,心理减压的方法,提高心理抗挫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