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中国第二大油田

目录

胜利油田的简介

胜利油田是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的统称。胜利油田机关设在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258号。

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艰苦创业阶段。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被发现;1962年9月23日,东营地区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这里展开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标志着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开始;1965年1月25日,在东营胜利村钻探的坨11井发现85米的巨厚油层。1月31日,坨11井喜获日产1134吨高产油流,全国第一口千吨井诞生。胜利油田由此得名。二是快速攀升阶段。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胜利油田在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中国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原油产量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三是持续稳定发展阶段。1989年胜利油田结束会战体制,在大打勘探进攻仗的同时,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油田综合管理水平上来。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5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建成了中国第1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到1995年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四是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阶段。1998年,国家进行石油石化大重组,胜利油田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2000年,重组改制为胜利石油管理局和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6年,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这一时期油气主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年产原油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五是科学和谐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油田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理念审视、指导各项工作,油田进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新阶段。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建设48年来(截至2012年1月1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石油石化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 8 个城市的 28 个县( 区 ) 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 4.4× 10 4 km 2,是中国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主体部位在黄河入海口两侧,目前主要工作范围达4.4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八个市和地区的二十八个县(区)境内。

按地质区划分,山东境内可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约6.1万平方千米,其中济阳坳陷和浅海地区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已探明储量占油田累计探明储量的99.6%。

1996年,胜利油田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风险勘探,中标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1999年,对安徽合肥盆地进行风险勘探,中标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2000年,在准噶尔盆地登记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风险勘探区块。

这里濒临渤海,紧依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油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投资环境良好,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引人注目。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地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主体部位在山东省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按地质区划,山东境内可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济阳、昌潍、胶莱、临清、鲁西南等5个坳陷,总面积6.1万平方千米。同时参与了新疆塔里木和田探区和准噶尔盆地风险勘探,和田探区合同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取得探矿权12978.7平方千米,准噶尔盆地取得探矿权59965.5平方千米,对安徽合肥盆地进行风险勘探,探矿权面积25312平方千米。

胜利油田的发展历程

胜利油田是在50年代中期华J以也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从1955年起,国家地质部和石油J〕业部的斟探队伍,在华北平原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和士也球物理勘探。1961年4月16日,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一华8井,日产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地区打的营2井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这是当时全国日产最高的油井,由此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

从1964年胜利油田正式投入开发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不断扩建新区、产量稳步增长阶段(1964一1950年)。二是高速上产阶段(1981一1988年)。年产量由1980年的1759万吨增加到1988年的3330.26万吨,8年产量翻了一番。三是强化开采、保持稳产阶段(198于一1993年)。四是产量逐步递减,接替相对困难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以后,油田总体进入“三高,,(高含水、高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开采状态,年产量由1993年的3270万吨递减倒1998年的2731万吨,平均每年递减100多万吨,平均总递减3.5%o为解决后备资源准备不足的矛盾,近几年在上级的支持下逐步进行产量结构调整,以期达到资源投入产出的良胜循环。

自1998年国寿汉寸石油、石化行业进行了战略性重组,组建了石油、石化、海油“三个一体化”的国家石油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整体划归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组后的中石化集团公司运行一年后,按国务院领导关于“中国石油工业重组、改造”的要求,又开卿注行内部重组改制,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开发主业与非主业进行分离,组建形成两个经济实体。2000年5月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油公司和存续公司分别开始按新的体制进行运行。

2013年12月11,,胜利油田最后一个采油污水外排口——桩西采油厂长污水处理站外排口正式关闭,此举标志着胜利油田结束采油污水外排的历史,提前实现了“十二五”采油污水零排放目标。

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

(一)文化内涵

胜利油田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精神的培育,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和本身特色的胜利油田企业文化。

(1)在观念形态文化上,总结和宣传了“胜利精神”在大规模勘探开发初期,形成了以大庆油田“三老四严”精神和“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为民精神”。1985年又塑造了“立志改革,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自觉加压,勇挑重担的进取精神: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的拼搏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求实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协作精神”。发展到1989年,胜利精神发展为“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开拓奉献”。1992年根据管理局党委的指示和要求,由宣传部会同山东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经考察论证,概括提炼出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

(2)在制度行为文化上,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管理模式胜利油田不断完善和调整油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管理模式。同时注重人格文化的构建与张扬,先后培育出了以顾心择、王为民、刘汝山、国梁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教育和塑造职工队伍。

(3)在物质形态文化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文化环境,进行企业标识设计1998年设计制作了胜利油田标志,随后又将“胜利油田”标志和名称加以注册,并下发了有关使用规定,使“胜利油田”这一无形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和保护。有关部门制定了矿区和生活区建设规划和标准,逐步改善厂容厂貌和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油田投资兴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文体骨干设施,建起了文化宫、少年宫、体育场馆、影剧院、胜利明珠电视塔和有线电视网。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发展

1.胜利文化研究小组成立

2002年3月中旬,胜利文化研究小组正式成立,小组的8名成员都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究成果,分别来自油田宣传部、党校、社科联、职工大学、教育学院、经济开发研究院。研究小组成员从资格、年龄、经历、学术类别等各方面都互有专长,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

研究小组参考国内外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一般提法和中石化集团对企业文化的新概括,将胜利油田观念形态文化的基本构成确定为新时期的胜利精神和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形成了《胜利油田观念形态文化(草案)》。5月下旬,胜利油田邀请山东省社科界专家来油田考察指导胜利企业文化研究。专家组听取了油田的情况介绍和企业文化研究工作汇报,参观了油田科技展览中心,深入到河口采油厂大王北、井下作业企业等单位与部分干部职工进行座谈交流,并与油田领导及油田企业文化研究小组的同志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了新时期也就是当前的胜利观念形态文化方案,并于2002年12月在胜利油田第四届职代会第十四次代表团长联席(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

2.新时期胜利文化的主要内容

胜利文化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胜利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性要求,胜利文化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面。

(l)观念形态文化

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

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

经营战略:打造胜利品牌,实现持续发展;

经营宗旨: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

经营准则:诚信规范,科学高效;

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竟争、发展;

胜利油田企业愿景:百年创新,百年胜利。

(2)制度行为文化

胜利油田在全油田范围内修订、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范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符合油田实际的全新的规范制度。

油田有限企业根据国际市场规则和中石化股份企业要求,针对油田上市与存续分开、分立后的形势变化,对过去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同时相继建立和完善了投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油地关系协调制度、行政管理等,并根据国内外上市企业的惯例建立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关联交易制度等。

管理局各单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也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运作规范。在有限企业与管理局的关系处理上,建立了协调议事制度。同时,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突出抓好岗位责任制和职工道德规范的落实。

建立完善评比奖惩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把企业精神及有关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真正实现硬管理和软约束的有机结合,使油田的文化力和制度力形成合力,具体转化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行为规范。

(3)物质形态文化

胜利油田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油田各行业的核心技术,提高了油田的技术装备水平,进行有形产品和施工劳务的品牌包装,提升油田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基层建设,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厂容厂貌、队容队貌;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加强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宣传,构建富有个性的油田形象识别系统,包括规范“胜利油田”标志的管理使用,确定企业形象口号和公益广告用语,扩大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了胜利油田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文化形成

1.胜利油田企业文化的形成基础

企业文化的生长,是文化主体对各种威胁到自身存在的种种挑战进行积极应战的结果。胜利油田创业、开发的特殊环境为胜利油田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创造了条件。

(l)特定的历史时期胜利油田开发初期,会战地区既无房屋,又缺少交通工具,开发建设油田存在着资金、技术和职工生活等多方面的实际困难。在思想观念上又反映出地域文化、习俗、行为方式的差异,虽然有开发建设油田的强烈愿望,但存在着工作中不够协调一致的倾向。因此,要把数万名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需要寻找到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共同的价值观。实践中,油田领导以大庆油田的开发为榜样和方向。面对特定的会战条件,广大职工不为名利,不怕苦累,一心为会战,职工价值取向的一致,为大会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对胜利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比其他一般企业初创时期深刻得多的影响,并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继承。

(2)石油工业的生产特点

如前文所述,石油工业生产技术密集,野外作业分散,且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石油勘探开发中,要使数万名职工做到令行禁止,秩序井然,需要从每个职工做起,规范日常生产行。为此,突出了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检验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及计划管理、定额管理和经济核算系统的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工作内容和标准,使管理有了依据,并且每年以岗位责任制检查的方式对基层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这样大量、平常、细小的工作中,把岗位责任制变成岗位责任心和行为规范,逐渐培养出了过硬的作风。

(3)模范人物的积极示范

油田企业一直重视培养和树立典型、重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会战初期,就树立了多个模范人物,企业领导人亲自为他们披红戴花,倡导学先进。此后,又根据不同开发时期的特点和时代要求,相继树立起一批批标兵模范,并运用各种方式和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组织开展群众性比先进、学先进、帮后进劳动竞赛,努力将先进思想和奉献精神转化为职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企业领导人的精心培育

企业领导人的倡导和培育,对油田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确定性和方向性。自会战以来,油田企业各级领导都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要带头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以及“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使企业领导人在体现与实践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有机的统一,从而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胜利油田的国际化经营

(一)胜利油田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胜利油田积极推行“立足胜利发展胜利,跳出胜利发展胜利”的战略,推动油田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把自己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热浪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先后参与了秘鲁塔拉拉油田、委内瑞拉英特甘博油田的开发,承包了土库曼斯坦、蒙古、卡塔尔、伊朗、苏丹、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防砂、修井、钻井、油气集输、地震资料处理等工程项目,并积极开展工程承包和反承包、劳务输出等业务。

目前,油田正在操作和即将实施的海外勘探开发项目已达到 18 个,海外工程项目已达到 8 个,合同额近 4.18 亿美元。其中,以中石化集团为投资主体的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提高采收率开发项目、伊朗卡山 4670KM2 风险勘探区、吉尔吉斯坦阿拉伊盆地、伊兹巴斯肯特油田、马利苏油田等 5 个主体合同,阿塞拜疆比尔沙卡特油田、蒙古宗巴音扩边勘探开发项目、古巴三区块勘探项目等,均已与外方签署了较长期的开发合同,并得到了相关国家政府的批准。正在研究和追踪的埃及西北部沙漠地 c 区块的 I、Ⅱ区块、土库曼斯坦 chelech 油田、伊朗 3、4 和 13 区块,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质资料的研究和商务谈判方面的准备工作。这些项目一旦进入全面实施,胜利油田在海外拿到 200 万吨分成油将不再是梦想。2004 年,胜利油田在境外获得权益油已达 2 万多吨,开创了在海外拿到分成油的先河。目前,胜利油田在境外施工的钻井队 9 个,修井作业队 16 个,地震队 4 个,钻井、测井、取心、水平井等技术服务队 4 个,境外施工人数达 600 多人。境外在建工程项目 18 个,主要是老井修复作业(包括酸化、压裂、防砂、开窗侧钻等)、钻井、测井、完井、水平井技术服务、取心技术服务、重磁勘测、地面工程等。

(二)胜利油田国际化经营的 SWOT 分析

1、优势分析

胜利油田是中国特大型企业之一,年销售额、上缴利税、原油出口额在全国石油上游企业均位居第二,与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进出口贸易、经济技术及劳务合作关系。在国际上拥有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这种无形资产对开拓海外业务是极为有利的。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胜利油田形成了较完备的主业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已拥有较强实力,具备了从物探、钻井、测井、油田地面建设到试油、采油,集输等项目的设计咨询——施工——采购——管理的工程总承包能力。这种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科工贸协调发展的格局和综合实力,是对外承包工程的优势条件之一。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胜利油田多年来通过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在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尤其是水平井、定向井)、测井、采油、地面建设、集输、运销,建筑、机加工等方面已拥有大量的实用技术、成套设备技术和现代化机械施工设备,整体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地质资料解释与评价,打技术井、成套测井设备与技术、浅海勘探开发等方面甚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油气勘探开发施工中的作业成本相对低于国际水平。这为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胜利油田在对外合作、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熟悉了基本的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建立了一些国际工程承包的工作规范,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1994 年,中标并参与了秘鲁塔拉拉油田的开发与管理;1997 年,中标并参与了委内瑞拉英特甘博油田的开发与管理,还先后参与或完成了科威特油气集输站及管道工程项目、苏丹地震资料处理、蒙古检泵,土库曼斯坦油井防砂作业、卡塔尔钻井技术服务、伊朗成套测井设备及油田工程项目、伊拉克油田地面工程等不少工程项目。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胜利油田的经营水平逐步提高,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对外承包工程打下了基础。

2、劣势分析

首先,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与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胜利油田的国际合作尚谈不上规模经营。2006 年胜利油田对外工程承包、反承包,出口贸易等方面加起来,总营业额只有 l 亿美元。要进入世界最大 225 家国际承包商的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资金短缺,投(融)资能力差。随着国际承包工程项目不断朝大型化发展,业主往往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或参与项目融资,承包商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已成为能否获取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的关键因素。由于缺少资金,融资渠道狭窄,在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开具保函等方面存在困难,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的工程项目。所以,解决资金问题是开展对外工程承包的当务之急。

再次,在人才和管理上也很欠缺。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目前在石油企业中,懂国际化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经营机制也不落实。这些问题不解决,工作效率就难以提高,石油企业就很难承担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

另外,对国际环境不够熟悉。石油作为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而且常常与国际环境和产油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连。胜利油田“走出去”不过十多年,对大国争夺石油的格局及其影响、产油国政治局势的走势、各国法律的特征和运用、地方文化与风俗关系等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处理技巧。

3、机会分析

(1)国内宏观条件良好,石油石化发展空间很大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潜力大。根据预测,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可能保持在 7%-8%左右,石油产品(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需求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 4.5 左右,乙烯需求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 6.5%左右,五大合成树脂需求量将达到 1500 万吨以上,合成纤维需求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 3.5%左右,合成橡胶需求量的增长将达 5.5%左右;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外经贸部、外交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六个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意见》,从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予以支持。国家建立了“国际经济合作基金”,并正在研究建立“对外承包工程投标保函风险基金”,以帮助企业解决对外投资和银行保函开具困难等问题。中国石化集团有关部门也积极行动,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并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的管理机构。

另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油田内部进行资产优化配置,并且在境外成功上市,这使我国石油企业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经营方式更加灵活,经营手段更加多样,经营领域更加宽广,为实施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良好的国际关系,有利于开展国际化经营

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形势为我国石油工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各类外交活动,与俄罗斯、中亚等一些富油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伊朗、伊拉克以及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同时,同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在保持地区石油市场稳定方面也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这为我国参与分享世界油气资源的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

4、威胁分析

在国际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承包商依仗自身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优势,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策略,大力占领外部市场,总体上已占据优势地位。

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之间的兼并或联合,使它们的经营规模更大、实力上更强、占据的市场份额更多,对一些市场或某些行业已形成垄断。而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在总体上缺乏一个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作为国内的竞争对手,对于如何在跨国经营中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尚缺乏清晰的思路。

加入 WTO 对我国石化工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当前,国外大型石化公司无不以中国市场为其战略目标市场,已经在我国市场上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润滑油市场的 25%, 大合成材料市场的 50%已被国外进口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已经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石油工业将在本土面对国际竞争。另外,国家为了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工程市场竞争,给国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赋予了对外承包工程的经营资格。石油行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日益增多,同行间的相互竞争也愈演愈烈。

基于上述 SWOT 分析,胜利油田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应该是:依托国家政策和政府能源外交,在不断提高现有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之上,以实现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以低风险竞争或竞争下的合作为纽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一定的进入途径和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尽早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跨国石油公司。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许凤民.胜利油田投资管理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1
  2. ↑ 王锦成.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6
  3. ↑ 牛爱民.胜利油田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中国泛海
下一篇:弗雷德里克·唐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