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是热力学定律,其引入了熵的概念来描述一种不可逆过程,即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孤立系统熵只能增大,或者不变,绝不能减小,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
熵增定律的物理表达式为:S =∫dQ/T或ds = dQ/T。
熵增定律的内容
克劳修斯引入了熵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不可逆过程。
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它的物理表达式为:S =∫dQ/T或ds = dQ/T。其中,S表示熵,Q表示热量,T表示温度。
该表达式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系统的熵等于该系统在一定过程中所吸收(或耗散)的热量除以它的绝对温度。可以证明,只要有热量从系统内的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系统的熵就会增加:
S =∫dQ1/T1+∫dQ2/T2
假设dQ1是高温物体的热增量,T1是其绝对温度;dQ2是低温物体的热增量,T2是其绝对温度,
则:dQ1 = -dQ2,T1>T2
于是上式推演为:S = |∫dQ2/T2|-|∫dQ1/T1| > 0
这种熵增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过程,而总熵变总是大于零。
熵增定律的建立
熵概念和熵增定律的建立,是在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研究推动下逐步完成的。首先是卡诺(SCa mot)注意和系统研究了热的传递方向和热功(机械能)转换间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一个普遍原理即卡诺原理,只不过卡诺的研究和论证是建立在错误的热质说的基础上的。之后,克劳修斯(R. C lausius)对热功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不仅重新论证和发展了卡诺思想中的精髓部分,而且对自然界中运动转化的方向性进行了更普遍的考察研究,于1850年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现在人们将它表述为“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起其他变化”。1851年,开尔文(L ord Kelvin) 又独立得出了第二定律的另外一种表述形式:,即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不久,证明了两种形式的等价性。该定律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提出时间具有单向性。
熵增定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熵增定律”究竟能给企业管理带来怎样的启示?对于企业或者说一个组织而言,从制度和文化建立以后,经历一段时间的运行,其必然趋势是走向效率低下、机制僵化、人浮于事和创新适应能力下降等,这就是组织“熵增”。所以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任正非大谈“华为的冬天”,都是基于对组织“熵增”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事实上华为任正非是国内第一个将“熵增”定律引进到社会科学层面的企业家。反面例子也有,比如柯达与诺基亚,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技术大潮,任由组织“熵增”渐浸渐润,这两家霸主级别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挣扎而在一夜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所以正确的战略及战略执行,创新能力的持续保持,组织变革能力的提升和因应形势变化的机制优化自然是实现组织“熵减”的关键所在。
个体也好,组织也好,生命的最终归宿是死亡,因为“熵增”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任何事物大多数时候都是“熵增”和“熵减”同时存在而且彼此消长。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如何让“熵减”所激发的活力因子对个体和组织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大于“熵增”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从而达到延缓衰败,实现个体生命长寿健康和组织生命基业长青的目的,这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首先开放是实现“熵减”的前提。“熵增”定律表达的就是封闭系统因为缺少与外部环境交换“负熵”的条件而导致内部系统混乱程度的加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还是国家和社会,要有开放的精神,越开放越有秩序,越封闭越会加剧混乱。共和国四十年来的对外开放不正是国家实现“熵减”的过程么?
其次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打破平衡实现“熵减”。任何一个组织,一旦其内部结构趋稳,其观念和思想就会转向保守,因循守旧的习惯也就自然形成,革新的意识和动能就会减弱,利益也就相对固化,机体造血功能就会降低。所以说改革创新永远是企业长青的秘诀,真正的企业家,一定是善于把握企业内部的“熵增”变化在给企业带来致命伤害之前及时精准挥舞改革创新的利剑,而积极推进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引进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方法、升级产品与服务等手段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
再者就是“惶者生存”。“惶者”就是既不满足历史过往的繁华,又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心存敬畏,保持一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定力砥砺前行。《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孟子也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都是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微软和华为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份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保持领先优势。
其四就是要保持旺盛和持久的学习力。学习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目前这个时代,如果还大谈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未免流于低级。我这里要讲的,更多的是强调要通过学习,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企业,其终极命题就是“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和“我要怎么去?”三个问题。“我是谁”,就是作为一个企业要认清我是是做什么的,我具备什么样的优势,我还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影响企业发展的浅层表现和深层原因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就是要思考我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我的战略是否符合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形势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我要怎么去”,就是要思考实现企业愿景和战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为具备这种能力与资源我短期和中长期应该要做哪些准备和努力?是否有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和实现阶段目标的时点安排?以及企业体制机制文化和队伍要做什么样的变革和调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由此可见,学习是抑制组织“熵增”,扩大组织“熵减”效应的最有效途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