ũҩ

农药(PEstICIde)

什么是农药

农药是指防治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种类繁多,可根据农药的原料、防治对象及用途、作用方式等进行分类。

按农药的原料来源可分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等。

按农药的作用方式可分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不育剂、拒食剂等。

按农药的防治对象和农业上的用途可分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杀菌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等。其中以杀虫剂的品种最多,用量最大,许多杀虫剂兼有杀螨的作用,称为杀虫杀螨剂。

杀虫剂可分为有机磷杀虫剂(如对硫磷、敌敌畏);有机氯杀虫剂(如滴滴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脒类杀虫剂(如杀虫脒);有机氯杀虫剂(如氯乙酰胺); 无机杀虫剂(白砒);熏蒸剂(如溴甲烷)等等。

杀菌剂可分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如灭菌丹);有机氯杀菌剂(如五氯硝基笨);有机磷杀菌剂(如稻瘟净)等等。

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

我国农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目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企业600多家,农药制剂企业则更为庞大,超过1800家。在全国农药加工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注册资本不足1000万元。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占85%。根据石化行业协会的统计,2006年现价销售收入排名前20位企业没有一家是制剂企业。不同的统计口径数据略有出入,就算是根据《中国农药》的统计诺普信进人前20位,也仅列于第18位,只是第一位的以原药为主的红太阳集团的1/7强。全球性的优势农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通过兼并与合并,其市场份额却不断提高。1994年世界大型农药公司有10家,到2002年只剩下6家:拜耳、先正达、陶氏、巴斯夫、孟山都、杜邦,2004年这六家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的69%:其中仅德国拜耳一家2005年的销售收人就达到69.6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5年中国整个农业行业的销售收人。

2.集中于中低端产品

长久以来,中国的农药行业始终给人以低壁垒、高污染以及有多达2300多家企业参与的充分竞争行业的印象。中国农药行业5O多年来的发展也成为了国民经济建国以来整体粗放式经营的一个典型缩影:大量企业集中生产少数的中低端产品.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原料无法控制,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建立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之上。

美国原药与制剂数量比达到1:30, 日本为1:10,而作为农药大国,我国尚只有1:7。而且我国的制剂品种不合理:2006年我国消费的200万吨制剂中,乳油的消费量就占了一半以上:2005-2006年度全国新登记的5901个制剂品种中.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品种比例高达69%,代表未来制剂发展方向的水基环保型农药制剂只占总登记数量的14.7%。国内的制剂企业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国外农药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行业利润逐步由原药制造向制剂和销售渠道转移:同样一吨草甘膦除草剂.国内企业以原药形式出口仅能获得3—8万元(由于2007年以来价格波动较大)的销售收入,毛利率仅30%左右,而国际上一些公司通过销售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稀释助剂和施药器材能够获得几倍甚至十倍的销售收入和毛利。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药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杀虫剂为主,产品结构不合理。随着国内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集约化种地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的推广,带动了除草剂消费的增长.除草剂在三大类农药中增长最快.尤其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的需求量增长更为明显。杀虫剂的产量在农药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63.8%下降到2007年的46.2%,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偏高:全球2003年杀虫剂的比例也不过24.9%。杀菌剂相对比较稳定,2007年占10.5%,尚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除草剂增长较快,已经由2002年的26.1%上升到43.3%.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4.缺乏创制能力

与中国医药企业类似的是。中国大部分农药品种为仿制品中.主要依靠生产国外专利保护过期产品,自己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10%。中国原药企业的生产规模虽然相对于制剂企业更大,但在农药新品种的原创性上并没有核心竞争力,本质上依然属于化学品制造业

解决的对策

1.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药企业政策性控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产业规划均指明农药的发展要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要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从2006年7月1日起提高申请农药企业核准的注册资金最低要求:原药企业提高至3000万元,制剂仂Ⅱ工、复配)企业提高到1000万元,鼠药制剂、分装、卫生用药企业提高到500万元;同时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的核准,大幅提高农药制剂产品的登记费用。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农药行业的进入门槛。

目前农药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有助于高污染行业的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会抑制全行业的扩产冲动,有助于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以草甘膦的环保成本为例:新安在两年之前在新安江的草甘膦环保装置投资5000万元左右,每年的运行费用也一直维持2000万左右。这一成本,对于国内大量1000—5000吨/年产能的草甘膦小厂而言,无疑是难以承受的。虽然未来两年草甘膦计划新建产能较多,但目前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比如太湖流域环保标准推出后,就关闭了1000多家小化工企业,其中就有几家小草甘膦生产企业。

2.提高研发能力

农药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来应对农作物面对的层出不穷的病虫害。一个新品种从化合物的合成到商品化需要筛选10~13万种化合物,花费10年时间,耗资2亿美元以上,因此研发投入对农药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农药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增长。2003年扬农化工科研开发费用仅为69万元,到2006年增加到563万元。诺普信的研发投入也长期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以上。对比国际先进农药企业10%的研发投入,中国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以及认识层次的问题,还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 专题6 精细化学品.综合化学实验.西北大学精品课程
  2. ↑ 张蓓蕾.农药的分类及中毒预防概述[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3(1)
  3. ↑ 白木.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机遇、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J].开发指南,2008(4)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投资艺术》
下一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