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什么是内化作用2.内化作用的本质3.内化作用的作用4.相关条目
什么是内化作用
内化作用是指吸取父母或崇拜的对象之价值观、信念或思考方式等,使之成为自己的内在想法。
内化作用的本质
课堂对弱智儿童品德教育有“内化”作用弱智儿童由于智力障碍,造成认识能力低下和人格缺陷,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品德,成为社会人,需要教师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就是说,通过教育把一些常规的准则,纳入弱智儿童的思想认识之中,进而逐步形成他们的行动指南,成为控制行为的内在力量。这就是健康品德“内化”效应的本质意义。
内化作用的作用
有促健康品德萌发的速化作用
弱智儿童品德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这也是对弱智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根本所在。对弱智儿童进行什么是“祖国”、“人民”?为什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什么是“纪律”、“礼貌”等教育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弱智儿童往往难以深刻理解。然而,把生活中涉及的具体事物、现象再现于课堂,这就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源,这样对弱智儿童的理解能起到速化作用。例如:对“祖国”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电视播放《国歌》的图像引入教学活动;再出示中国地图,并结合每周的升旗仪式,进行讲解:革命前辈为祖国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故事,祖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发生巨变,从现实生活入手帮助弱智儿童理解“祖国”的意义。又如:“礼貌”一词,把实际生活中讲礼貌的案例、故事、小品带进课堂,让弱智儿童去看、去想、去说,以象征性的手法传递案例中品德教育的内涵。这样,对“礼貌”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可以说,对弱智儿童的品德教育,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帮助弱智儿童形成正确地认识,并内化为健康品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对弱智儿童形成健康品德起着速化作用。
有向健康品德标准相融的同化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的不礼貌及不轨行为都能影响弱智儿童认知混乱,而出现是非不分的不良品德现象。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虽然都是生活中极其微小的事情,但是这些对弱智儿童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影响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如何及时进行教育,向正确方向引导呢?如:小红走路时不小心踩了小明一脚,小明该怎么办呢?乘公交车,有人上车抢座位,不给老人让座,“我”应该怎么做呢?等等。因此,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更要善于观察,勤于了解,采取形象化、鲜明化、示范性强的教育手段,对弱智儿童进行是非的判断教育。把这种教育纳入弱智儿童的认知结构之中,促使他们向客观存在的品德标准相融、逐步实现同化的目的。如:在《遵守交通规则》一课的教学中,运用插图,说明红黄绿信号灯在指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中的重要性,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既不是合格公民的行为,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等等。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弱智儿童向遵守交通规则相融的同化行为,达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
有向健康品德推进的强化作用
消极被动与积极主动是弱智儿童健康品德养成的又一矛盾。弱智儿童不能养成主动性,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就可能因缺乏积极主动的健康品德而不能被社会接纳。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就能促进弱智儿童健康成长,就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已毕业的学生朱某某曾经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教师针对该生情况确立了严要求,多鼓励,伴以强化训练的方法,使这位学生逐步改变“懒、散”的状态,调动了积极主动性,并逐渐成为其自觉行为,并在省残疾人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四百米跑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位学生毕业后在求职的道路上,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多次积极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最后赢得了用人单位的理解,获得了一份保安工作。由于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由此可见,充分调动弱智儿童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追求向上的健康品德,需要采取强化训练,只要得法,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积极的效果。
有促健康品德形成的激化作用
健康品德和不健康品德是两种对立的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这两种思想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弱智儿童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弱智儿童健康品德的养成都是不断教育的结果。在这方面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激化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生活中象征性、参照性事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内容,把健康品德的榜样性、示范性展示出来,激化弱智儿童健康品德的养成。
在对弱智儿童进行自强自立品德教育时,通过组织弱智儿童对毕业生走访,了解到李某某毕业后运用自己三轮车骑得好的特长,进行搭客、运货,不怕吃苦,工作勤勤恳恳,每月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还担负起家庭生活的责任。用身边的人和事,使弱智儿童认识到:自强自立的精神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基础,勤劳才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源泉。在教学中运用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事例进行教育,大大激化了弱智儿童自强自立的信心,为走向社会生活奠定健康的品德基础。
相关条目
- 劣性刺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