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

目录

  • 1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 2 可穿戴设备的由来和发展
  • 3 可穿戴设备的类型
  • 4 可穿戴设备发展中的问题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指能直接穿在人身上或能被整合进衣服、配件并记录人体数据的移动智能设备。除了谷歌眼镜、蓝牙耳机、手表计算器这些我们熟悉的设备外,还有些新奇的东西,比如发亮的裙子、会自动拍照的挂饰摄像头、键盘裤子、传感器智能服、太阳能充电背包等。

可穿戴设备的由来和发展

可穿戴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创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人们的衣着中,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专家预计,今年将销售接近1500万台可穿戴智能设备,到2017年销售数量将接近7000万台。在产品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耗越来越低的趋势下,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连接一切的枢纽。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式智能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而整个互联网市场将会向移动终端倾斜。

可穿戴设备

随着可穿戴技术越来越重要,利用无线连接技术实现设备与智能手机的互联将会成为开发这些设备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助近场通信(NFC)技术,消费者可以购买新型可穿戴设备并将其方便地连接到智能手机,进行快速安全的通信,不需要其他复杂的菜单或繁琐的设置过程;助BluetoothSmart和WiFi技术,消费者可以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数据(例如消耗的卡路里、心率等),并将数据传送到智能手机或云端,而不会消耗太多电量;借助WiFi直连技术,消费者可以直接将两个WiFi设备连接在一起,不需要接入点或计算机;将可穿戴设备与定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一些有趣的新应用功能,比如医生可以在临床环境中跟踪患者的情况,零售商可以向消费者发送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

可穿戴设备成为热门话题,始于2012年4月谷歌公司宣布其GooglePRojectGlass的未来眼镜研发项目。这款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功能于一身,使用者只要眨眨眼,就能完成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和路况等操作。一石激起千层浪。苹果、三星等IT巨头也都“坐不住”了,纷纷抢滩可穿戴设备市场。2013年,苹果密集曝光了iWatch的一系列新功能;索尼于8月底推出了SmartWatch的第二代产品;三星则宣布将于9月初推出智能手表产品GalaxyGear。

可穿戴设备的类型

可穿戴设备图

细数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基本包括四大类

1、运动和健康辅助的JawboneUp、Nike+Fuelband、FitBIt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大麦计步器等;

2、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以及即将面世的果壳智能手表;

3、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GoogleGlass、百度Eye类产品;

4、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MYO等。

可穿戴设备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可穿戴设备给人类科技史带来一场理念性变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其发展前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穿戴设备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改变,但由于仍处初始发展阶段,面临多重发展瓶颈。美国知名IT杂志《eWeek》网络版近日撰文列举了可穿戴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可穿戴技术仍属于“少数派”,消费者对此缺乏认知;技术卖点不吸引,设计还需多加改进;尚无相应的生态系统配合,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强大,地位难以动摇。

在技术层面,可穿戴设备必须立足于云计算大数据,在没有实现技术突破的前提下,可穿戴设备很难普及。另外,轻巧的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另一个短板是电池。由于可穿戴设备耗电量成倍增加,电池技术发展缓慢将限制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产品出货量低没有规模效应,成本过高,这就使得产品的定价偏高,影响大规模推广。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看起来很美,但主力市场尚未真正启动。

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生态系统不够完善,“可穿戴式设备的商业模式成熟还需要时间,很多东西还需要验证”有风险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目前只有医疗领域的商业模式最为清晰;其他的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盈利模式有待探索,还缺乏实际的变现能力

此外,由于可穿戴设备产生大量数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可穿戴设备大规模进入市场后将面临很大的非议。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比特币
下一篇:人口预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