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来

宝丽来(PolarOID)

宝丽来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polaROId.com/

目录

  • 1 宝丽来简介
  • 2 宝丽来:一个王朝的背影
  • 3 宝丽来公司破产教训

宝丽来简介

美国宝丽来公司是世界最早生产拍立得照相系统的企业,也是生产拍立得照相器材的最大企业,胶片产量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伊士曼·柯达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下属主要生产厂在坎布里奇、沃尔瑟姆、贝德福等地,此外在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瑞典、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子公司

宝丽来公司于1947年发明拍立得照相技术,1948年投入批量生产,1950年制成拍立得黑白照片,1959年研制成功ASA320高感光胶片和负片与正片同时显影定影的胶片。1963年发明拍立得彩色照相和可在60秒内立即显影的彩色胶片,并在照相机上装备电子快门,发展成可连续拍摄的插盒式拍立得照相机。1972年又推宝丽来SX-70型可拍摄拍立得彩色胶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该机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快门。1978年在宝丽来SX-70上装备超声波自动测距调焦装置。同年还推出可换镜头的宝丽来600SE型拍立得新闻照相机。1979年推出TIMe Zero快速显影彩色胶片,显影时间缩短到一分钟。1981年以后开发有Time Zero SX-70和Time Zero PRonto自动调焦照相机等。在1976年以前宝丽来公司一直垄断拍立得照相系统的生产,1976年柯达公司打破了这一垄断。

宝丽来:一个王朝的背影

一个曾经与可口可乐和福特汽车齐名的全球知名品牌,如何败走美国本土,进而消逝于13亿中国人的视野

2006年8月28日,随着宝丽来(中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组的正式成立,它将彻底消逝于13亿中国人的视野。而早在5年前的2001年10月,宝丽来总公司及美国子公司,就因举债过多而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根据破产受理法院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供的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宝丽来公司在中国的资产总额只剩下18.9万元,而负债近6300万元,亏损1.4亿元,并且扭亏无望。破产清算组副组长金冰一律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实他们也知道,破了产也还不了债,不过是想把这个账彻底做干净。”

作为即时成像相机代名词的宝丽来,在中国按下的最后一次快门,吐出来的却是一纸破产判决,这不能不让怀旧的人们不胜唏嘘。对产业经济界而言,其从辉煌到没落的迅疾变迁,更值得进行深刻的反思。

祸起驱逐柯达?

1937年,宝丽来公司在美国成立。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和工厂。在美国消费者的心中,宝丽来的地位并不亚于可口可乐和福特汽车。

20世纪60年代,宝丽来取得与老牌对手柯达和施乐平起平坐的地位。随后的20年间,购买宝丽来股票华尔街视为最安全的投资之一。

在中国,宝丽来以它先进的一次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证件、车检等政府管理项目;而在各大旅游胜地旁立等可取的摄影点,它也受到无数消费者青睐。

宝丽来中国公司由宝丽来亚太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9月出资140万美元组建。

1988年,宝丽来采取了回购公司股票、推行员工持股方案、发行优先股等措施,以阻挠华特·迪斯尼之侄罗伊·迪斯尼的三叶草控股公司恶意收购。结果其当年的负债额便由1986年的1.71亿美元直升至8.31亿美元。从财务上看,这是宝丽来走向破产的转折点。

但有人说,宝丽来的最大错误,其实是迫使柯达离开即时成像胶片市场。尽管宝丽来在诉讼中赢得了数亿美元,但它驱逐了一个能够有力帮它做大市场的对手,同时也促成这个公司及时探索出了一条避免消亡的路。

事情是这样的:宝丽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发取得极大成功,抢占了照相市场的极大份额。相比之下,柯达在1960年前后才开始研制即时成像相机,并寄希望于与宝丽来一决雌雄。

柯达花了940万美元来完善这个系统,但宝丽来于1972年开发出具有革命意义的SX-70相机,使得柯达被迫放弃了之前的项目。柯达紧接着生产出了一种竞争性的即时成像相机,不料宝丽来控告柯达侵权

1991年1月15日,被判败诉的柯达同意付给宝丽来一笔9.25亿美元的赔偿金。

对宝丽来而言,这当然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对柯达而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能在即时成像市场中分羹的柯达痛定思痛,开始转型。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投资者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发数字影像产品的时候,柯达抓住了机遇。而收获近10亿美元赔偿金的宝丽来,依然沉浸在即时成像市场的蜜缸里,却没重视起蜜缸上隐约出现的一条条裂纹。

兵败新技术冲击

宝丽来创始人爱德温·兰德是一名出色的光学专家,他一生中共申请了500多项专利。宝丽来的创立和成长,一直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没想到其没落,也直接缘于更新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当竞争对手们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发数字影像产品的时候,宝丽来的研发人员也意识到了公司将要面临的挑战。但遗憾的是,高层决策者仍把即时成像看成宝丽来不可动摇的核心业务,未能当机立断致力于数码相机的开发。

1994年,宝丽来的即时成像照相机及胶卷的销售额仍然达到23亿美元。1995年,宝丽来开始呈现营运和管理不佳的状况。尽管它通过引进最先进的“六西格玛”式管理,在1996年实现了净收益增长6%,但这已经成了“回光返照”。

2001年,举债过多的宝丽来被迫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其股票被纽交所宣布停牌。停牌当天,其股价仅在28美分,而4年前曾一度攀高近60美元。

再之后,原本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销售也日益萎缩,销售额大幅下降,亏损逐渐加大。美国成像技术专家后来对宝丽来的破产这样评论:“即时成像产品的市场极为有限,宝丽来没有采取任何手段从打印图片市场分一杯羹,后又被数码照相技术的诞生给了迎头一棒。”

金冰一也同意这样的论断。他说:“压垮宝丽来在中国业务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第二代身份证的数字化设计。这让曾经在证件制作领域占尽优势的宝丽来再无喘息的机会。”2004年后,宝丽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基本已被数码产品抢占殆尽,现在还想买到宝丽来产品,只能通过网络的二手市场。

尽管宝丽来也曾醒悟并作出了最后的挣扎。比如,瞄准打印市场,推出了可打印手机下载的多色数码影像的技术等,但为时已晚。在数码照相技术领域痛失先手,再加上1988年应对恶意收购时遗留下来的巨额债务,宝丽来最终没能逃脱破产的厄运。

宝丽来公司的破产教训

美国宝丽来公司曾经有过去50多年辉煌的历史。有1972-1998年利润增加了3倍,但是今年月日10月12日却向美国破产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现在公司的债务已经达到9,48亿美元,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破产就是唯一的选择。

显赫一时的宝丽来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企业成功的条件是技术,管理,和市场,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有持久的辉煌,如果只具备一个条件,一个企业也会造成一时的辉煌,但是只有一个优势的企毕竟是无法长期保持这种领先地位,一定会造成好花不常开的效果。宝丽来是以技术起家的。他们发明了"拍立得"即时成像的相机,他们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他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科技工作者。但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财富需要管理与市场,宝丽来缺少的正是这两个条件。他们管理与开发市场不足。一个企业管理的成功首先在于资本的筹集和运用,这称为财力管理,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财务也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况,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理论的不了解,以及对待恶意收购的不成熟做法,导致在公司重大的财务问题上失误。

管理的中心是建立一套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制度化管理,可惜宝丽来并没有重视这些问题,在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是关键,但宝丽来却是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销售业绩好的员工与不好的员工收入竟没有差别。在这种制度下当然是"劣币驱逐良市"。有能力的人陆续离开公司,同时公司缺乏人员和成本控制,使该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远远超出销售人员,优秀销售人员又不断离去,公司效率和成本就可想而知了。任何一个公司都难免犯错误,一种成功的新产品,并不会是永远是成功的产品,要保持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必须不断对这种产品进行改进,可惜宝丽来的这种产品居然几十年不变,甚至连包装都没有变化。而且接下来也没有推出新的,能够抢占市场的产品。

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无效,债务负担沉重,决策屡屦失误,外部市场又在失去,剩下的也只破产一条路好走。

成功的企业都有共同的特点,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难处。宝丽来的兴衰告诉我们,技术,管理,市场,是企业成功的三位一体的保证,缺一不可。

联系管理员
15775053793

作者头像
经济百科创始人

经济百科

上一篇:奥美广告公司
下一篇:共沸精馏

发表评论